註:本文是微笑角即興劇團進階工作坊「地位與親密」的補充講義。
「這是一場悲劇,但其中的希望是什麼?」
這個概念來自我的一位小丑老師Vivian Gladwell。
這在說的是,當演員在舞台上演出角色的困境、悲慘的情節—然後呢?這個故事到底說的是什麼?又或著只能用更多更重口味的情節,完成一場黑暗的慘劇?
同樣的概念,”impro”的作者Keith Johnstone也曾提過。在「地位」這一章,他說喜劇之所以好笑,是因為喜劇演員壓低了自己的地位,而觀眾又不需要同情他。同理,悲劇中的角色即使面臨再慘的事情(如伊底帕斯刺瞎雙眼,或是哈姆雷特死成一片),也絕不能崩潰成低地位,如此觀眾才能得到應有的情感宣洩。
因此,KJ說“slaves are always supposed to sing at their work.(奴隸總應該在工作時唱歌)”這句話很值得玩味,除了讓觀眾免於同情奴隸的以外,還可以就此想像許多角色/故事的延伸—以喜劇而言,奴隸即使境遇再慘,也不會失去唱歌的玩心(甚至藉此向主人還擊)。就悲劇而言,這首歌,或許就是看似絕望處境中的希望。
「這是一場悲劇,但其中的希望(Hope)是什麼?」
以下,是這篇文章可以帶走的三個概念。
因此,KJ說“slaves are always supposed to sing at their work.(奴隸總應該在工作時唱歌)”這句話很值得玩味,除了讓觀眾免於同情奴隸的以外,還可以就此想像許多角色/故事的延伸—以喜劇而言,奴隸即使境遇再慘,也不會失去唱歌的玩心(甚至藉此向主人還擊)。就悲劇而言,這首歌,或許就是看似絕望處境中的希望。
「這是一場悲劇,但其中的希望(Hope)是什麼?」
以下,是這篇文章可以帶走的三個概念。
- 喜劇是關於壓低自己(或別人)的地位,悲劇是無論多慘都維持著高地位。
- 當你壓低地位時,不要壓到爬不起來。
- 你的故事/角色中的「希望」是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