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

是教育,還是教訓?|我讀《教出殺人犯Ⅰ:你以為的反省,只會讓人變得更壞》(遠流出版)

 
作者:王家齊




你是來學怎麼當心理師,不是來當警察的。」在醫院實習時,我的督導這樣對我說。當年,我沒有聽懂他的意思,只是默默點頭。
後來,在學校當中輟輔導替代役。每天學生都會出事,嗆老師、打同學、或是誰又委屈了誰。我總是被學校要求「查案」,查著查著卻也查不出個什麼鬼東西...
我感覺自己就像個跛腳警探。人到了中年危機,工作卻一事無成。搞不好,還被人拖到暗巷揍一頓。
直到心理師當了夠久,人也真的來到了中年(!?),這才發現:很多問題不是查出真相、還人公平、或是拿狗頭鍘砍了人頭,就能解決的。
這也是,遠流出版社推薦給我的《教出殺人犯Ⅰ:你以為的反省,只會讓人變得更壞》,書中的文眼。

反省為何讓人變得更壞


「要求反省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壞,而不要求反省才能帶來真正的反省。」
看到這段話時,你也許跟我一樣,心中的超我(道德原則)瞬間緊繃了一下。甚至想要破口大罵「犯錯怎麼可以不認錯,真是不知好歹!」
停一下,我們一起想想:這是誰的聲音?

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

空心病的誕生:那外在懂事成熟的孩子,內心早被挖了個大窟窿

 
作者:王家齊





他談的,是那些看起來優秀,內心卻壞掉的孩子。他們得了一種沒藥吃的病,叫做「空心病」。

名詞解釋:雞娃=望子望女成龍的父母,從小就給娃兒打雞血。雞娃的「雞」,指得是父母給孩子「打雞血」。也就是父母不斷要求孩子讀書、考試、有成就。

Wiki生動而驚悚地列出了「雞娃」的人生規劃表。

1 歲開始中英雙語教學

3 歲能看英文繪本,背100首古詩

5 歲開始學習奧林匹克數學

10 歲拿到奧數比賽一等獎和劍橋英語考試初級水平PET證書...


​是生病還是想太多?:「空心病」的 7 個特色​


這篇文章的作者,徐凱文醫師列出了「空心病」的 7 個特色:

2023年8月20日 星期日

《山道猴子的一生》如何教會了我,男人賽道的三個死亡急彎?

 
作者:王家齊 (本文同步刊登自 聯合新聞網-心靈花園




關於《山道猴子的一生》,我想說的一句話:愛面子,沒面子,讓男人打腫臉充胖子。

劇中 1000cc 的紅牌重機,其實是很有故事的。當男人為了ㄍ一ㄥ到 1000cc 的面子,放棄了裡子。也暴露了愛面子的男人,會有的三大缺點:

2023年8月13日 星期日

焦慮,就像是溺水:ChatGpt 與個人教練,如何協助我穿越學習焦慮的大海?


作者:王家齊




當我 36 歲了,要像 3 歲的孩子,重新學一個語言。

我需要的,絕對不是從第一個字,讀到最後一個字。

我最近在學的,是架網站。

雖然已經有部落格了,我還是想要完成架站的夢想。但每次打開網頁編輯器,就好像寫論文時打開 Word 檔。看著上頭不斷閃動的游標,像是在嘲笑我:

哈哈哈,我看你根本學不會!


被兩個歹徒綁架的台灣人


不只一位個人品牌的老師說過,很多學生來上課是想有自己的事業、自己的網站、出自己的書...

但,每十個上完課的學生,只有兩個人能夠完成。

為什麼,我們最後都被 Word 成功地嘲笑了呢?那是因為,在台灣的我們,被這些資訊「雙重綁架」了。

不只綁架一次,是被綁架兩次!

兩個歹徒分別是:行話 + 英文 。 

2023年8月12日 星期六

認真努力,如何讓我們加速失敗?

 
作者:王家齊




「難道,可以不努力嗎?」

在我眼前,一位身高180cm,皮膚黝黑的男孩,張大了眼睛問我。

他的驚訝,讓我想起過去的自己。

2023年8月7日 星期一

總是愛不對人?愛情中的致命三角與死亡交叉

 
作者:王家齊(本文同步刊登於 女人迷 womany.net




在愛情諮商中,最常見的問題(之一),是「差不多先生、差不多小姐。」來訪者常問我「為什麼我總是吵差不多的架,分差不多的手...」
「下一個,又遇到差不多的人?」

我的回答,乍聽有點像是股市名嘴:「因為,你踏入了愛情三角的死亡交叉。」所謂的愛情三角,指得是感情中的循環模式,俗稱「鬼打牆」。
常見的愛情三角,有兩種。這兩種三角一旦交叉,就會加速一段感情的死亡。

兩種愛情三角

△ 第一種愛情三角,是:討好、羞愧、暴怒。
▲ 第二種愛情三角,是:控制、測試、鄙視。
話講在前,除非這段感情的狀況很特殊(比如:內心黑暗面很快跑出來、衝動交往或有正宮小三在外)一般來說,前三個月都還是甜蜜融合期。

這邊的愛情三角,大概都是半年後,關係開始消磨過生活了...

才會登場。

​【上鉤期】討好—控制 

愛情三角的誕生,是因為「焦慮」。

2023年6月8日 星期四

當身體,成了一張 AI 生成的圖片

 
作者:王家齊




最近和診所的心理師,在討論飲食疾患(Eating Disorder)的現象。有位同事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看法:
他們的身體,成了圖像。
老實說,一開始我沒聽懂這句話,但隱隱約約覺得有些道理。於是,同事解釋給我聽...
​「由於過度注重身材形象,特別是跟臉書、IG或是抖音上的『美照』相互比較...」
「於是,他們特別注重身體的『圖像』。也就是『我的身體看起來怎麼樣?有沒有馬甲線、人魚線或是腹肌...』」
​「為了讓身體看起來令人滿意,他們忽略了身體的『體感』。也就是『用嘴巴咀嚼食物,是什麼感覺?什麼是肚子餓?什麼是又吃飽了?』

被人類「玩壞」的 AI


這讓我想到最近很紅的生成式 AI , Midjourney (這是一個輸入關鍵字,就可以生出照片的 AI 工具)。許多網友戲稱,人類不只把 AI 玩笨了,還把 AI 給玩壞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