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4年3月18日 星期一

地位:人際關係的底層邏輯

 
作者:王家齊




要說我去年寫了《教學即興力》這本書後,有什麼遺憾.......必然是礙於篇幅,沒有辦法把地位(Status)這個概念說清楚

所有教「人際關係(像是伴侶溝通、班級經營、團隊建立......)」的朋友注意了:地位,是搞懂人際關係的底層邏輯。

斯斯有兩種,地位也是


地位有兩種,一種是「裡面」,另一種在「外面」。兩者缺一不可。

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

175顆被扎了針的蘋果,教會我面對童年創傷的10種方法

 
作者:王家齊




超過一半的孩子,死了。
另一半的孩子,與刺穿他們的那根針,一起活下去。


令人不忍的蘋果實驗


藝術家劉耀華,在北京郊區的蘋果園,做了一個實驗......他在175顆蘋果「套袋」之前,在每顆蘋果身上,插入了一根3.8cm的鋼針。

3.8cm,差不多就是這些小蘋果們的身高。蘋果「套袋」的用意,則是為了防蟲、防鳥,讓蘋果可以乾淨、漂亮地長大。

藝術家做這「實驗」的好奇是:這些蘋果長大成熟以後,能否帶著鋼針一起生活?甚至,會不會有一天,外人根本看不出來,這些蘋果裡面有針?

劉耀華這樣報告他的「實驗結果」:

2024年2月14日 星期三

愛情心理學|交往了10年,就代表我們很了解彼此嗎?


作者:王家齊




各位有玩過,「美少女夢工廠」這一款養女兒的遊戲嗎?這是許多人(包括我)的兒時回憶。

在這款遊戲中,身為勇者的你,接受了女神的贈予,一個 10 歲的女兒。你的任務是:將女兒從 10 歲,養大到 18 歲成人

粉絲專頁「吹著魔笛的浮士德」,也是美少女夢工廠的老玩家。當他哄睡了真女兒,想要懷舊玩一下養女兒的遊戲時,突然閃過一個疑問:「為什麼會是從 10 歲的女孩開始養起?」

身為父親的浮士德,很快地就發現了答案:

「想著想著,我轉頭往電腦桌右側看去」

「滿地的米餅碎屑,香菇頭被啃到沾滿口水的 XBOX 手把,散亂一地的童書,踩破的汽球,被扯爛的 Switch 主機充電線......」

「或許那就是原因吧。」


十年之前,我不認識你


我看到這篇文章後,則是想起另一個問題: 10 年,到底是長還是短?

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

【農曆新年專題】這樣的媽寶不離婚!?難道留著過年湊一桌?

 
作者:王家齊 feat. 大心診所




年關將至,不少媳婦與準媳婦的神經已經開始緊繃起來。​明明全家齊聚本該是歡樂、值得期待的事情......怎麼會,怎麼會,變成了大家各自委屈的狗血劇呢?
今年,我和大心診所聯手出擊,針對三個常見的【過年八點檔】,解析其中的三角關係(婆、媳、子),並提供(可能的)教戰手冊。
小提醒:這篇文章很長、很長,非常地長,就跟「婆媳糾葛」的怨念,一樣長......深呼吸,吐口氣,沒有一定要一次看完(別連讀文章都那麼努力!)
​​
繫好安全帶,我們要出發了。

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

好建議、壞建議,或不給建議:心理諮商該給建議嗎?

 
作者:王家齊




雖然,這個世界不缺建議,
夠好的建議,卻少得可憐。

我會寫這篇文章,是因為:
我看到一位心理師同行,說他在諮商中不給個案建議,是因為「這個世界不缺建議」。

有意思。

這個世界真的不缺建議嗎?

2024年1月3日 星期三

媽寶心理學:老公離不開原生家庭,是媽寶還是孝順?難道只能默默忍受嗎?

 
本書作者:王家齊購書,由此去




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?


這是一本女人的工具書,男人的成長書。

女人可以從這本書了解男人的個性,男人不說出口,或是說不出口的秘密。

男人可以從這本書更了解自己,特別是華人社會底下,被壓抑的男性本色。

有時候,這本書也很像是男人偷偷藏在床下的A書。

明明想多瞭解自己一點,又覺得談論自己的感受很羞恥,只能偷偷摸摸地看。

這本《媽寶心理學》,談的不只是媽寶,也是我們一整個世代缺少的父親、無助的母親,以及被原生家庭緊緊抓住的兒子、女兒......

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

是教育,還是教訓?|我讀《教出殺人犯Ⅰ:你以為的反省,只會讓人變得更壞》(遠流出版)

 
作者:王家齊




你是來學怎麼當心理師,不是來當警察的。」在醫院實習時,我的督導這樣對我說。當年,我沒有聽懂他的意思,只是默默點頭。
後來,在學校當中輟輔導替代役。每天學生都會出事,嗆老師、打同學、或是誰又委屈了誰。我總是被學校要求「查案」,查著查著卻也查不出個什麼鬼東西...
我感覺自己就像個跛腳警探。人到了中年危機,工作卻一事無成。搞不好,還被人拖到暗巷揍一頓。
直到心理師當了夠久,人也真的來到了中年(!?),這才發現:很多問題不是查出真相、還人公平、或是拿狗頭鍘砍了人頭,就能解決的。
這也是,遠流出版社推薦給我的《教出殺人犯Ⅰ:你以為的反省,只會讓人變得更壞》,書中的文眼。

反省為何讓人變得更壞


「要求反省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壞,而不要求反省才能帶來真正的反省。」
看到這段話時,你也許跟我一樣,心中的超我(道德原則)瞬間緊繃了一下。甚至想要破口大罵「犯錯怎麼可以不認錯,真是不知好歹!」
停一下,我們一起想想:這是誰的聲音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