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

2022|教學即興力:系列文章


作者:王家齊





歡迎來到家齊的,這裡列出了我的【教學即興力】心得文,歡迎盡情使用與轉發給需要的人,有任何疑問或課程工作坊邀約,也可以聯繫我

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

玩好角色扮演的秘密:打地基(三)


作者:王家齊





真的什麼都可以演嗎?


「學生說要演外星人大戰關公,可以嗎?」

身為國高中老師的學員,在上完即興劇工作坊後,常常會向我轉述學生們令人頭痛的「創意」。

會犧牲假日跑來上課的老師們,多半有顆熱忱教學的心,可是在工作坊點燃的希望之火,常常一回去上課就被踩熄⋯

更別提青春期的學生老愛把XX與XXX,還有XXX,XXX!掛在嘴邊,老師困擾的同時,可能也會發現一個【角色扮演運用在課堂】的弔詭—

「即興劇好像鼓勵他們什麼都可以演,可是他們一聽到什麼都可以演—就演出一堆我不太能接受的⋯那真的什麼都可以演嗎?」

之所以有這個問題,是因為大部分的工作坊沒有協助學員搞懂【角色扮演只是方法,不是目的】。

有時候,學生亂演不是因為他們故意,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有什麼選擇。

同樣的,回到第一篇提到的打地基【打地基只是方法,不是目的】,身為老師,你的目的是什麼?

對我來說,在大部分「非」演員訓練的工作坊中,我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會在台上打地基,而是【透過即興演出體驗____】

也許是體驗合作演出
也許是體驗人際關係
也許是體驗自我突破

什麼都可以演嗎?也許是
但演是為了留下什麼呢?

如同《京戲啟示錄》裡的那句台詞「這笑很容易,可笑過之後也得留下些什麼不是嗎?」

留下什麼?這是老師的任務。


目的是什麼


從這可以聊聊,為什麼我總是從「爸爸&媽媽等著晚歸的中二小孩回家。」這個地基開始。

因為這最能激發想像。

對於爸爸,對於媽媽,對於青春期(中二),我們都有許多回憶,這些回憶就是想像力的資料,而資料就是當下創作的資源。

即興的難(和有趣),在於你是憑空創造些什麼,不像劇本排演,需要的是對已有文本的解讀詮釋。當我們演出即興劇的時候,能否有足夠的資料可以提取,好進入充滿資源的狀態,就是能否往下探索,還是中途跳船的關鍵。

多數人並不知道如何進入【資源狀態】,所以即興對他們來說真的會要老命⋯試想一下,你什麼都沒有地站在台上,二三十對眼睛直望著你。

而且你無法下台。

如果人還沒崩潰,你會不會想盡辦法「噴」些什麼你知道的出來?像是XX、XXX,還有XXX,XXX!所以,【觸發一個人的資料庫,進入資源狀態】就是運用即興劇角色扮演的關鍵。


進入資源狀態


你要做的,就是引發他們的已知,來探索即興的未知。而其中一種資料庫,就是角色目錄。

很多人之所以害怕即興劇,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【可以做哪些選擇】,這些選擇就是【角色】,而選擇的總和就是【角色目錄】。

聽起來很抽象嗎?

如果,我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回想...(但閉眼前請先把指導語看完XD)回想一個生命中和你相反性別的人,可以很親也可以陌生,你會想起誰?

好的,想到後眼睛請睜開。

你想到了誰?這就是你的角色目錄,其中一頁。當然,從角色目錄提取的角色仍有限度,跟自己心理距離較遠的角色,也比較難完全同步,需要多次練習與教練引導。

這也回答了另一個常見疑問:不管在即興劇表演或人生實驗室,有時候為了劇情,有時候為了練習,我會要學生演出生氣/狡詐/性感的角色...

然後學生會哀號(真的)地問:

「可是我不是這種人啊啊啊,怎麼辦?」
「那你總看過這種人吧?」

如果,我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回想...

進入資源狀態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,參加過人生實驗室的同學會發現我們綜合運用即興遊戲、身心引導,以及透過刻意練習進入想要的狀態(或發現阻礙)—

不過,僅僅是回憶起你(或你朋友)中二時期與爸媽吵架,覺得他們管太多,或是在外面偷偷交了男/女朋友,最後一秒才衝回家的時刻⋯

其實也就足矣。

你會發現⋯當我們看似平凡的回憶,全部碰撞在一起,這激起的火花就足以讓我們即興。

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

玩好角色扮演的秘密:打地基(二)

 

作者:王家齊





地基夠穩才有高樓


前面我們說到,角色扮演的難處,就如同現實生活的難處—太多事情要顧,顧此失彼。

因此,一個好的角色扮演,需要【簡化】以聚焦。但為了簡化,你需要先知道【全貌】是什麼。

地基有四根柱子,每一根柱子都有它的蓋法,分別是角色(Character),關係(Relationship),目標(Objective),地點(Where),合稱為烏鴉(CROW)。

老實說,我從來沒有在哪堂課一次教滿這四件事。

我在舊金山BATS improv的foundation 2工作坊學到這件事,當時我們做了一個大輪盤的練習,我們每30秒就要「跑關」,和不同的夥伴演出維多利亞時代風格(身為心理系的我只知道佛洛依德&禁慾XD),師生關係,與一個在港口倉庫的故事...

儘管我腦袋試著記得這四根柱子,在不斷的跑動「穿越」下—先優雅地喝口下午茶,偷談禁忌的師生戀,最後在倉庫向霸凌高中好友的仇人刺了一刀...跑到最後,我一次只記得一件事。

角色,關係,目標,一次一個。

而那一個,就是教師要聚焦的學習目標。


即興是很弔詭的一件事


複雜,是為了簡單。
練習,是為了自發。
限制,是為了自由。

為了讓(特別是沒學過表演的)學生自由,我選擇在角色扮演的一開始,給予比較多的限制,也就是設定ㄧ個情境,讓學生在其中即興。

比如:我在這5年超過300場的即興劇工作坊,只要有演出練習,我幾乎沒有換過情境設定,第一個練習,一定都是「爸爸&媽媽等著晚歸的中二小孩回家。」

這讓我看到300個不同的家庭,沒有任何一個家庭是相同的,也沒有任何一場演出是相同的。

而視當次工作坊的目標(或學員的需要),有時他們是體會權力鬥爭的八點檔家庭(給高中生的工作坊),有時他們練習如何把自己創造的角色運用在演出(給戲劇社新生的工作坊),有時她們只是想重溫自己也有過的叛逆少女時代,好好舒壓一番(給一群媽媽們的工作坊)。

這才是,這300場演練與眾不同的秘密

我預先給的地基,如同教學法的鷹架,是為了讓大樓朝目標前進。一個清楚設定好的地基,可以運用在舒壓,可以運用在溝通,可以運用在表演工作坊...


一次專注一個點


我前陣子去上一個心理治療大師的督導課(又是大師XD),他堅持:督導的公式=做得好的地方+「一個」下次可以不一樣的地方。

雖然我也這樣做訓練,但偶爾心裡的小聲音還是會質疑「真的嗎?不多檢討幾個可能的錯誤嗎?這樣子學東西不會太慢嗎?(而且我付了好多學費啊啊啊)」

一直到最近我才了解,這不是鄉愿,是為了專注。

一次設定一個可以學的,可以改的,然後嘗試下一次。

我也想起過去一些「老師」,和他學習就是「打掉重練」,打掉「自尊」重練,因為你聽他改你的東西,可以寫滿一整頁做不好的缺點,然後回家大睡一場後,那張紙就奇妙地不見了,什麼也沒留下。

而我選擇,讓我自己,讓我的學生—每一天,都可以從角色扮演多學到一點,多喜歡自己一點。

下一篇文章,我們會談談,這四根柱子可以怎麼頂天立地,成為學習路上的鷹架。


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

玩好角色扮演的秘密:打地基(一)


作者:王家齊



繼上次的九句故事接龍後,喜歡即興的朋友問起了另一個常用工具,打地基。老實說,這其實是即興劇的最大秘密,因為,角色扮演實在太常運用在成人教學中了。

可是,重點就是這個可是—
很少有老師,知道如何掌握角色扮演的前置作業。

我記得前幾年剛學心理治療時,曾經上過一位老師的課。這位老師概念講得清楚,實務經驗也算豐富,可是當我們聽得如癡如醉,覺得成為大師的道理就在眼前時,老師說:

「好,那我們現在就兩兩角色扮演,做個演練。」

蛤?

當時我心理的問號是,那我該怎麼做才好?

我望著老師,他微笑地等著我們分好組,自行開始角色扮演...
我望著同學,一些舊生開始自動化地討論起來,跟我一樣的新生則是面面相覷...

上完那堂課,我沒有成為大師,我覺得自己很蠢。

很多年後我才搞懂,這是因為老師的教學在「角色扮演」出了問題。

很多年後,我也成了老師(跟大師差一個字),教溝通、教合作、教人際關係...為了教好這些題目,我也得像當年那位老師,讓學生練習角色扮演。

我能有什麼不一樣呢?


丟掉你的腳本


角色扮演,本質上就是一場戲。戲不是真的,所以能用最小的代價,幫助學生練習。

可是,多數的角色扮演並不適合給劇本。你會發現在任何的實戰情境中,把學到的話術背出來只會讓你像個 怪人,或著好一點,機器人。

而那些好心寫出話術給你背的前輩,他們實戰時說的做的都不是講義寫的,難道他們藏一手嗎?
其實不是,那是因為他們在用經驗即興。

所以:好的角色扮演=好的即興演出。


打地基是角色扮演的基礎


回到打地基。

這是一個即興劇的術語,指得是在一場戲開始的時候,即興劇演員如何透過當下的溝通,用演的方式決定他們誰演誰?又要演什麼?

比如即興演員A & B站在台上,他們還不知道接下來要演什麼,又會發生什麼事。

演員A:(走進舞台)我再說一次,如果你現在不把客廳的玩具收好,你就別想去公園玩了。
演員B:(躺在地上)哇啊啊啊我不要我不要,媽媽妳這樣我要跟外婆講~~~

經過這個小小的互動後,我們大致上可以知道以下資訊:場景在客廳、演員A是媽媽(因為演員B這樣稱呼A了)、演員B是小孩(可能是兒子?可能是女兒?也許我們會從地上的玩具,或是B的動作與口氣「猜」出來,但還不太清楚)、然後外婆也許是個潛在的狠角色...

打地基是一場戲的基礎,要往上蓋房子,往下發展劇情時,必須先有堅固的地基(情境)撐著,才會讓接下來的選擇&行動有所依據。


魚與熊掌如何兼顧


但是,在一般的角色扮演中,我們不太能要求學生同時【能夠打地基】又【能夠練習新技能】,一次腳踏兩條船的後果會是:資訊過量。

於是學生要嘛崩潰逃掉或裝死,要嘛為了做好就回頭用老招,結果不但沒練到新東西,學習體驗也有變差的危險。

所以我們需要一個修正版本的打地基...(寫到這邊發現已有資訊過量的風險,我們第二集待續)

延伸閱讀

教學即興力,新書上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