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

【助人者的禮物】第二章:關於說故事(一)







說故事有兩種,明顯版與隱藏版。


明顯版的故事有點像伊索寓言,有著明確的教育意義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...」,教導的是行為的後果,因此常使用於幼稚園或國小的教育中。

明顯版的好處是「明確」,這個故事要傳達的意圖是具體的,甚至寫在故事的結尾。然而壞處也是如此,行為後果的「教育」一不小心就會變成「教訓」。

隱藏版的故事比較像是意有所指,更厲害的治療師會以一種不經意的方式談論它,給人的感覺像是聊天時突然想到的話題(Milton erickson以及他的大弟子Jeffrey Zeig都擅於此道)

隱藏版的好處是聽者會「對號入座」。也就是說,故事的意義是被聽者自己「領悟」出來的。此種故事的黏著性很強,而且說故事人絕對不會錯(因為是自己想出來的)。

相對地,如果這個故事無法邀請觀眾「入座」,或是聽了故事之後覺得沒興趣,沒什麼感覺,甚至更直接地「聽不懂」,那這段話就會變成說故事人的喃喃自語。


明顯版故事的運用


因此,治療師在使用說故事的時候,如果需要用「明顯版」的故事(可能因為你還不熟悉個案的背景,無法量身訂做一個故事。或是目前討論的話題有明確對錯或前後矛盾,你需要直接指出來當頭棒喝...)

不如就讓治療師的「主體性」多出來一點,也就是加入關係語言。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中「有我也有你」,比如「當我聽到妳描述小時候在家裡的事情,會讓我想到灰姑娘再怎麼工作,後母都不會滿意。」

有些喜歡聽故事的朋友,可能會覺得這樣的故事不太美,甚至有點像是「比喻(明喻)」,好像沒有使用隱喻故事的美感技巧。

這樣做的原因是,如果你已知等等說故事的目的是要「教育」或「面質」個案,有著明顯「目的」的故事多半無法太修飾,說故事人的意圖也很難隱藏—

那還不如把這樣的意圖放進關係脈絡中,也就是:我會這樣說,我會想到這個故事,是因為「你跟我」或著「我跟你」的互動關係。這樣的坦白,也會減少教育變成教訓的風險。


隱藏版故事的運用


反過來說,如果要使用隱藏版的故事,有一個重大的前提:絕對不可以只把隱喻故事當成一個技巧來運用,否則很容易陷入自溺的狀態。

為什麼呢?因為好的隱喻故事使用了大量的藝術手法(我自己整理為關係、轉變、畫面三個元素),這些運用得好會讓人想聽,而且想要一直聽。

可是如果你對聽者的理解不夠,說的故事無法與他有著「彷彿有那麼一點點相似...」這種恰到好
處的相關,這個故事就會變成一種「聽不太懂」的廢話。

這裡有一個問題:那我要怎麼知道我設計的故事,確實有傳達出對聽者的理解?我的經驗是,最簡單直接的方式,是看聽者在你說故事的時候,「身體」是否有傳達出"YES"的訊號。

注意,是身體喔。我知道有些夥伴做完心理治療,或著呈現一人一故事劇場演出後,會詢問聽者/觀者「感覺怎麼樣?」「有什麼收穫?」

這樣做是一種回到語言的反思,當然也沒錯。但是你會發現一個狀況,許多人會很禮貌客氣地說「謝謝」「好療癒」「這真的很有幫助」,但下次就不來了(或著回去就感到不舒服)。

如果這時候能倒回去現場,會發現聽者在說「謝謝」「好療癒」「這真的很有幫助」,身體其實是卡住不動(沒反應),甚至是有"NO"反應的。

跌過很多次跤後,就會開始聽身體說話。

好的隱藏版故事,要有一種看似不經意,但又要相當留意的矛盾態度—說的時候要不經意,會讓聽者不知不覺就走進故事中,但同時相當留意,留意聽者任何的身體訊號,來決定這個故事要走?要停?還是要轉彎?
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