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1月3日 星期一

Q: 明明是同一個主題的課,為什麼要上好幾次?


作者:王家齊 




同樣主題的課,為什麼要上好幾次?



以我今年想學會[局]這個概念為例。

我從2019聽維倫老師用存在思考講[局],2021陸續聽了幾個家族治療的老師談家庭系統之[局],中間還參加了大人學的職場人際關係與優勢策略,一樣談職場升遷的[局],到快年底的時候開始上談判課,開始學如何處理[賽局]。

為什麼要反覆上類似主題的課?對我來說,其實是等待被敲醒,也就是終於搞懂的那一刻。

不同老師有不同的風格,也有不同的切入點,用心的老師還有不同體驗活動。都幫助我從不同角度[把玩]這個經驗...

這其實是我碩士論文寫現象學的訓練。我們對一個概念「存而不論」,比如憂鬱。我們先承認憂鬱有目前精神醫學上的定義,但為了[還原]這個經驗,我們先不說憂鬱=DSM診斷準則上寫的那些。

相對地,我們蒐集經驗(做研究時用訪談,做治療與工作坊時就直接聽故事),然後[把玩]這個經驗的不同面向,像是拿起一個杯子,然後看它有什麼顏色?什麼線條?可以從什麼角度看這個杯子...


把玩一個知識,才能得到頓悟


把玩,是為了找到不同面向的交集之處

聽老師用不同的方式講解,或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方式說,其實是要等待被敲醒的那一刻

浪漫一點就會說,學習的[頓悟],是在等待[因緣俱足]的那一刻。


在心理治療的運用


做心理治療也是這樣。

同一個主題會反覆說,從問題解決的位置說,從移情詮釋的位置說,從原生家庭的位置說,或是從當下「我—你」的位置說。

為的是等待終於搞懂的那一刻。

心理治療的療效,比較像是透過反覆的玩味,累積了實際有效的行動與思考,讓量變產生質變。

雖然事後回看會有後見之明(我做對了這些這些那些那些)。但本質上來說,一旦走到中長期處理關係而不只是問題,是沒有一個具體可依循的步驟,


在教育訓練的運用


回到原點,教育訓練也是這樣。其實學問就那些,書中也都有寫,但是怎麼看一個老師,看一個人用他的經驗與手法去詮釋

在我的工作坊,有些同學也會來「複習」,我倒不認為那是因為他們只是好學生。而是他們透過反覆練習、與不同學員互動以及在練習中得到大家的回饋—

一次一次練習,顧到越來越多細節,就更有機會頓悟「啊原來可以這樣想/可以這樣做」

這才是反覆學習的意義。
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