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3】療心卡學員內訓:當療心卡遇上即興劇!
如果你曾經參加過詠詩老師的療心卡課程,2023/6/3-6/4的學員內訓,我將會分享【當療心卡遇上即興劇】。這個題目,是我以前帶團體工作的壓箱寶。許久沒分享,歡迎把握(報名點我)
(需要參與過療心卡陪談師或師資培訓喔,詳見報名連結)
【2022】助人者的禮物:治療師的技巧與狀態訓練@大心診所 (實作課程,實體上課)
(參考相關文章,請點我)
助人者的禮物這堂課,到底在教什麼?
這堂課的目標,是協助剛加入自費市場的治療師,在第一次見個案的時候,就能提供「有感」的評估與治療。也就是用對方「看得懂」「聽得懂」的方式,呈現自己的專業。
我那時心理所平均念 3.8 年,有論文、有實習、有報告。在學校念書,去醫院念書,回來寫論文也在唸書。這樣長大的心理師,多半很努力吸收資訊...
卻不知道如何把資訊轉為體驗。
於是,無法連線的心理師會有種「苦情」。很用功學、很努力陪,卻因為對方聽不懂,而不被認同。【助人者的禮物】這堂課,就像是香料。替你受過的訓練,累積的經驗「提味」,讓個案更好入口。
這是為什麼副標寫【治療師的技巧與狀態訓練】的原因。好的資訊要化為體驗( Jeffrey Zeig 所稱的喚醒式治療),必須同時兼顧「技術」與「狀態」。
而狀態又比技術難練。因為技術有形,而狀態無形。如果技術是龍蝦,狀態就是醬汁。
個案要能「看得懂」、「聽得懂」,必須同時有龍蝦,也有醬汁,才會知道「這道菜到底要吃什麼?」
說了這麼多,可以告訴我課程中實際會教的內容嗎?
好的,我就直接跟大家分享,12/17(六)的這堂講座,會討論哪些心理師遭遇的問題情境。
情境(一):治療中發生了一個重要的時刻,比如:個案說「你說得對,我很傷心。」治療師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才好。
情境(二):個案希望你是專家(或帶了一個專家來諮商),比如:「醫師我這到底是什麼狀況?會不會好啊?」「老師你有沒有聽過高敏感...」「那我這樣算是情緒勒索嗎?」
情境(三):個案的故事充滿細節,容易讓人迷路,總是堅持從她跟男友在哪條路吵架,那裡有幾家咖啡店開始講…十五分鐘過去了,還是沒講到發生了什麼事。
情境(四):個案一如往常地抱怨他的媽媽。但是這一刻,你突然心中有一把無名火冒了出來...
這些情境,有時候需要香料,有時候需要龍蝦,有時候要的是兩者的巧妙搭配。【助人者的禮物】會給你龍蝦,給你醬汁,但也誠實地告訴你 — 平衡,需要練習。
誰適合來上課?以及誰不適合來上?
最適合的對象,是剛加入自費治療的心理師。如果你還在醫院、機構,但會碰到上述情境的其中幾個,也可以考慮。
如果你已經在社區自費打滾四五年,也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模式。這堂課大概只能協助你「驗證」你的方法哪些有效?以及為何有效?
如果還是想來交流,歡迎。也建議有心強化「連線」「體感」「即興」等能力的朋友,參加後續(如果順利可能會有)的工作坊,直接從實作中雕琢技巧。(到現在,我也還在上即興課,雕琢自己的技巧)
有些朋友問說,我不是心理師,只是對助人工作有興趣,可以來嗎?我的回答是:這堂課,因為會直接討論自費治療面對的情境,如果你不是相關工作者,可能不太適合。
建議可以參加一般的即興劇課程,一樣有醬汁,只是龍蝦要自己找。
【場構實作全攻略】@大心診所(有實體、有線上、也可以看回放!)
(報名已截止,但可以加入候補名單,請按我)
這是助人者的專業訓練課程,如果不確定這堂課是否適合自己,可以點進報名表看看文案說明,或參考粉絲專頁非典型心理日常,了解更多喔。
- 2022/10/22(六)起始:語言技巧、評估與節奏掌握
- 2022/11/05(六)時間:時間掌握、請假與遲到早退
- 2022/11/19(六)空間:地點安排與視訊安排
- 2022/12/10(六)金錢:金錢議題與收費安排
課程迴響討論(臉書文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