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12月1日 星期四

平平都是人!?男女大不同,到底在不同什麼?

 
作者:王家齊




同樣是人,在不同的結構(空間)、不同的世代(時間),就會遇見不同的難題。
華人女性的成長,像是一條才轉過彎,突然就陡峭起來的爬山路。相對來說,華人男性的路看似平坦。卻是一踩空,就跌到萬丈深淵的懸崖路...
於是,女性的議題是「越過山丘」,男性則是「面對墜落」。

越過山丘


女性的成長,是從仙境公主落地,越過山丘成為大老媽的歷程。
為何說是越過山丘呢?在華人的心理世界中,文化管束家庭、長輩框架小孩、男人要求女人。於是,大女人為難小女孩,女兒難以應對母親,又被期待成為母親。
女性成長的指標,是:能否應對排山倒海而來的結構壓力(這裡的「結構」指得是:父母、大家庭、婆家或是社會職場),爬上山頭、成為母親、甚至是一家之主的路程。
這樣的發展,有點像是過去曾有的「母權社會」。母親是調解糾紛與承諾的中心,也管理了男性噴發陽性力量的肆虐。宋文里在《心理學與理心術: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》提到,母權並非「統治」,更像是「做主」。大媽治理村落的原則是「愛和不愛」。因為對大媽的愛與認同,子孫能夠一起合作、一起工作。
大媽愛管人,也因為「愛」所以「管人」。這點,在溫泉文化中,清晰可見。我一位女性朋友提過,在女湯,總是會有好幾個大媽擔任秩序維護者。有人沒戴浴帽?有人沒先沖洗?有人做 SPA 直接用水柱沖頭,都會有人出聲制止。
好處跟壞處,都是管很多。
我那位朋友,也好奇地問我「...男生不會這樣嗎?」我想了想,還真的沒有。後來,我是這樣回答朋友的「...也許是因為,男人如果敢這樣管東管西,最後就會打起來吧。」
這也是宋文里說「母權特別是不需要使用任何暴力(武力),就可以達成治理的目的。」
因此,女性成長的關鍵字是「應對」。要能夠成為以「愛」為原則,為整個家「做主」的母親,需要能夠應對各種衝突、糾紛與不滿。從出生的老家,到自己的小家。從應對自己的母親,到應對男人的母親。
最後,是自己成為母親,面對兒女的歷程。
在心理諮商中,跟母親的親職工作走到一段落,孩子的問題、危機處理得差不多時。有時候,我們會開始探索「這位母親,身為自己父母的『女兒』時,是如何被養大的?」
常常,會有兩種發現:一種是,過去怎麼被父母養大的,也就不自覺地重複在兒女身上。另一種是,發誓絕對不要用父母的方式,對待自己的小孩(比如:我是被我爸媽威脅大的,我絕對不要威脅我小孩)。於是,在不小心「失控」威脅孩子的時候,感到自責。
「應對」作為一種治家守則,最重要的是:吵架、和好、喬事情。在此,女人會一次次從自己的多重身分中(母親、女兒、女人),發現不同位置的難處,能夠撐住小孩的抱怨、自己的脾氣、先生的抗議,最後用一種「好啦,我不就來了」的態度,把孩子們與大人間的不滿意給「喬」掉...
應對的最高境界,是:沒有人獨自得意。雖然有點不滿意,但也對彼此服氣。

面對墜落

華人男性的成長,是少年、情人、職人、職人、少年、情人的無限循環。然後,也許小孩都生了好幾年,才在某一刻驚覺自己成了父親...
男性的成長,是落地(但不要摔死)。
什麼是「落地」呢?其目標有二:承認慾望,與承擔責任。
這剛好是兩種極端。有些人,總是把事做好做對,承擔責任卻不承認自己的慾望,於是慾望橫流的「好男人」,還沒落地就失控碰到亂流。有些人,則是不願負責只想要玩,只有慾望沒有責任的男人,總是不把身邊的人當一回事。於是,受苦的永遠是別人,不是他。直到對方翻臉不玩,才知道事情有多大條。
男性成長的指標,是:學會「剛剛好」。剛剛好的責任、剛剛好的慾望,以及剛剛好的存在感。
這過程有點像是在做重量訓練。每次上了槓片,拿了啞鈴,就是承擔重量的開始。更多的重量,意味著更大的力量。我的教練會說「你幫我留兩下的力氣。」意思是,如果我可以死命撐完十下然後力竭,那我就在做到「八下」的時候,停下來。
一開始,我有點困惑。如果可以多做兩下,多練兩次,為什麼不完成呢?教練是這樣解釋的:我當然知道「你可以」做到。但如果把自己撐到了極限,就無法好好呼吸。呼吸如果不順暢,就不能留意身體的細微變化。於是很多訓練的細節,就會顧此失彼。
「承認慾望」與「承擔責任」,都是這個道理。如果重訓留兩下是為了對身體保持感覺。承擔責任、承認慾望要留兩下,是為了對自己、對別有感覺。為什麼這麼強調「有感覺」呢?
因為,這就牽涉到了之前提過的「父親缺失症候群」,也就是:男人,如何因為無感,在家中逐漸消失。
男性的中年危機,正是「消失」。年輕時透過財力、魅力、體力塑造的成就感。來到了中年,常會因為自身股價的下滑,與太太崛起變成老媽,使得男性原本透過陽性力量爬上去的地位,逐漸崩塌,家中地位與男性自尊也逐漸垮台。
年輕時被情人需要,中年後被家人嫌棄。
年輕時沒空理孩子,中年後孩子不理你。
年輕時想要拼熱血,中年後是心在滴血。
於是,中年危機的男性,逐漸在家中失去「存在感」。最終會從情人,嚴父變成無能、封閉,只能拗起來被動攻擊,或者自我封閉而漸漸疏離的無用男人。像是沒有爪子,也沒有牙齒的獅。
因此,男性成長的關鍵字是「有感」。自己有感覺,才有辦法讓別人對你有感覺。我知道,很多男人看到這都會想翻白眼,習慣性地敷衍我「啊男人就這樣啦...」「我們沒有這個習慣...」「男人重點就是拼事業...」
然而,為了對抗日漸消失的存在感,避免被當成人體 ATM 、又處處惹人嫌...你得有感,才能讓人服氣。《大人學》的 Joe 曾說過

「很多男人還有個問題,就是當看到「遇上霸道總裁」這樣書名時,戀愛經驗少的男人,通常會把重音標成這樣:『遇上霸道.總.裁.』。但女生會覺得刺激的,重點其實是這樣:『遇上.霸.道.總裁』。 」
霸道總裁的重點是「霸道」,「霸道」就是有氣勢、又有在乎,會讓小少女驚呼「好帥!」的男人。是不是總裁,倒也無所謂。(事實上,真的身處豪門世家,反過來很考驗女人「應對」的能力。身在紅樓夢賈府,沒個王熙鳳的辣手,或是林黛玉的病體,要怎麼活?)

「雖然你可能不相信,但女人天生是捕獵者與訓獸師。她們期望把浪子留住、把霸者馴服。當獅子被訓練成瑪爾濟斯,這會很有成就感。但你若已經是吉娃娃了,你豈不是剝奪了人家唯一的樂趣? 如此會被市場挑剩,也就理所當然了...」
既然男人是一輩子的少年,看到 PS5 或是 NBA ,就興奮地旁若無人。許多女人,也是一輩子的少女,追逐浪漫青春的戀愛夢。所謂「期望把浪子留住、把霸者馴服。」的渴望,可不是女人過了 30 歲,結了婚,就結束的。(只是地下化而已,跟你各位的 D 槽沒兩樣。)
男女大不同,不只是因為生理機制、心理個性的不同,也是因為不同的空間、時間結構形塑了各自的「成長之路」。
法國哲學家沙特說過「人生是介於 B 與 D 之間的 C 」,也就是「出生(Birth)與死亡(Death)之間的選擇(Choice)。」
出生與死亡串連起的這一條路,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。然而,要怎麼走,是我們可以選擇的。


歡迎來到:給男人們的心理學

這是家齊在2022年啟動的寫作計畫,透過十年心理治療工作的實務觀察,以及身為華人男性在台灣長大的經驗,重新認識台灣社會對新一代男人們的「標籤」:像是媽寶、渣男、孤兒、永恆少年或是中年大叔,討論男人們的心理模樣。

系列文章請點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