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

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諮商?》三個不太直覺,但經驗證明有效的原則

 
作者:王家齊




最近,我家的蓮蓬頭漏水了,本來想說還好有備用的,換一個就好。當我裝上新的蓮蓬頭時,因為想一次弄到好,便自以為地用扳手鎖了好幾圈...

結果,蓮蓬頭上的橡膠圈,就這樣斷掉了!

我急著Google哪裡可以買蓮蓬頭,網友熱心列出的品牌、功能與價格比較,卻讓我更焦慮。因為,我只是想洗澡啊...

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諮商,就像是選蓮蓬頭。

這幾年擔任診所心理門診(初談)的工作,在初談結束,準備要轉介適合的心理師進行諮商時...
許多來訪者,會有點期待,又有點緊張地問我「萬一我的心理師不適合我,怎麼辦?

這個問題,讓我想起在Google連蓬頭時,一位PTT網友的熱心提醒:

「如果家中水壓偏小,請不要買有過濾或省水功能的連蓬頭。」
「…那些雖然看起來新穎,但可能會讓你在洗澡時,水變得忽冷忽熱...」
「水壓小的話,在五金百貨買120元左右,有細孔與三段式的連蓬頭即可。」

選擇適合的心理諮商,也是這樣。


至少體驗兩三次


首先,諮商適合自己與否,需要經過至少兩三次的體驗。畢竟,心理諮商是「人」的工作,諮商師與來訪者能否適配,就好像水壓與水龍頭,不是最新、最強、功能最多的,就最好...

如果家中水壓不夠,卻使用新潮多功能的連蓬頭,只會造成水流不順、忽冷忽熱的窘境。如果家裡水壓很大,仍為了省錢,堅持採用傳統無省水功能的連蓬頭,也會造成水費暴漲的狀況。

所以,會建議「至少體驗兩三次諮商」,其實是同時讓心理師、來訪者都可以評估看看,雙方所需要的「水壓」是否能配合?

還是有點抽象嗎?讓我舉一個心理門診實際遇到的例子:

有些人來諮商,是為了能夠「立刻解決」目前的情緒與痛苦感。他們希望透過諮商,迅速有效地讓失眠消失、讓憂鬱解憂,讓緊張焦慮立刻不見...

有些擅長身體工作、或是創傷知情的治療師,可以協助評估並減輕症狀帶來的不適。即使如此,失眠、憂鬱和焦慮,還是不會在一兩次的諮商後,就完全不見。

原因在於:有些人的憂鬱、焦慮與失眠,是「結果」而不是「原因」。憂鬱有兩種,一種是病症,與大腦神經傳導物質有關,也就是一般人認知的憂鬱症。這時候,憂鬱是造成低落情緒、喪失興趣以及身心不適的「原因」,可以透過適當的藥物治療,協助復原。

另一種則是創傷,這與一個人過去到現在所面對的壓力有關。在這類情況中,憂鬱、焦慮與失眠,是受創傷影響而導致的「結果」。這類狀況中,「立刻解決」症狀並無法帶來復原,甚至會讓狀況更糟。

原因在於:人心,與人體,就是會用某個症狀來「反應」創傷帶來的影響。就算用敏捷快速的手法去除症狀(確實有這樣的方式,而且不只存在於心理治療圈,比如:喝40度以上的烈酒),只要成因沒處理到—身心系統還是會變出其他的症狀,來回應壓力。

這就是每個人的「水壓」差異。這也是為什麼,我會建議想來做諮商的人,先跟心理師談個兩三次、體驗看看,再決定是否要繼續或結束諮商。因為,這是專業的心理師,特別能夠協助之處。

如果不是水電專業,你會知道自己家水壓多大嗎?(至少我不知道。)


切勿強求有彈性


再來,試過幾次諮商,仍覺得跟心理師不合,是可以換人的。但如果每次諮商都談不久,雖然剛開始感覺不錯,一往下談就想換人...

反而要練習待著。

這裡的原則是「切勿強求」,不要強求諮商立刻就要有感,否則就是浪費錢。在有些情況,太快追求效果,反而會帶來後遺症—就好像我堅持不要再漏水,卻反而把連蓬頭弄壞了。反過來說,如果試了幾次諮商,還是感覺不對,也不用執著。

畢竟,心理諮商是一門處理「關係」的學問。諮商關係,則是認識「你與他人關係」的一種特殊關係。雖然,每個人的確會有跟哪位心理師比較「配」的可能性。一般來說,第一時間對心理師的反感(或無感),通常不會太強烈。

回想一下小學、國中遇到的老師們,你會在第一堂課就把每個老師分類,也許數學國文是「好老師」,英文理化是「壞老師」嗎?(舉例而已,請辛苦的老師同仁們不要往心裡去 XD)

那些,真正影響你一輩子的老師,無論是:「我也好想成為跟他一樣的人!」或是「這輩子絕對不要變成這種人。」不都是經歷了每天上學、每一堂課的互動、交流與認識,才形成了你們之間的師生關係嗎?

當然,我不是說,你就得忍耐這一切。在心理門診中,我也聽過這樣的例子:第一次與心理師談話時,聽到對方的聲音,就覺得非常地不舒服。事後想想,甚至不太記得心理師說了什麼,只覺得那尖銳而高頻的音調...

「讓你想到你嚴厲的母親。」我回應。

這在心理治療中,稱為「移情」的討論,是一種協助來訪者認識自身人際模式的方法。有些敏銳的心理師,會在第一二次就發現這個現象,並在現場跟來訪者一起討論。有時候,移情現象藏得很深,再有經驗的心理師也感受不到...

這時候,就很依賴來訪者的「彈性」了。

如果第一時間就對心理師有強烈的反感與無感,其實可以回想看看。有沒有把過往生命中,哪一個讓你強烈反感,或是敬而遠之的人,投影在心理師身上了?

這時侯,能夠練習回到諮商中,跟心理師一起討論這種「不舒服」的感覺,而不是掉入「戰或逃」的老症頭,其實是一種更深度(但也相當不直覺)的成長。

練習待在諮商關係中,會是一種更深度的成長。

那麼,遇到諮商中的不順利,到底是要忍還是要逃呢?其實,最重要的是「至少回去討論一次」,給自己、心理師與這個諮商最後一次機會。就好像我家漏水的水龍頭,轉得太緊會崩掉,但是不轉也不管,就會繼續漏水下去...

至少轉個幾次吧。如果還是漏水,就換個水龍頭,不需要太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