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7月5日 星期二

【好男人心理學】那些「好男人」的壞,來自一次又一次的恐懼...

 
作者:王家齊




我在一場名為《魯蛇群像》的演出中,對著台下八十多個觀眾,說起一個男孩長大的故事。

身為一個100公尺跑20秒的男生,我從小學就知道,自己是追不到女生的。」當班上可愛的女生,為籃球場上奔跑的男生尖叫—我只能坐在加油區,偷偷地望著她...

到了大學,我開始迷上打壘球。意外地打得不錯,整個人也瘦了下來。有一天在球場,我發現自己成了場邊女生口中「那個球打得很好的帥學長...」,而我心情複雜地發現—

我的階級流動了。

很多年後,我坐在諮商室,面對著心情同樣複雜的男人們。

他們或許單身,或許已婚。也許是社會或自己認定的魯蛇(Loser),或是看似人生勝利組,內在卻很心虛的冒牌者症候群(Imposter syndrome)患者。

這些男人有一個共通點,他們不知該如何面對自卑感(與背後的恐懼)。

他們是打引號的「好男人」。


好男人心理學


Robert Glover在《No More Mr. Nice Guy》這本書提到,「好男人」專注於把事情做對,因為做對就會被認同,被認同就能「晉升」為好男孩、好男人。

這其中沒說出來的心底話是:如果我是個好人,我愛你關心你,那你也該以相同的方式回報我。

也就是說,好男人期待的是「只要我對你好,你也會對我好」,於是有人愛我,我的需求會被滿足,我的生活就不再有任何困難。

然而,這個想法是過度天真的。

因為多數人在親密關係中要的不是一個男孩,而是一個成熟的男人。「人很好」也許會帶來安全感,但很難帶來心動感,也不會有信任感。


安全感與信任感


安全感與信任感有什麼不同?安全感是「這個人應該不壞」,信任感是「我可以跟這個人討論怎麼辦」,也有可能是「我可以依靠這個人幫我、教我、引導我」。

更麻煩的是,既然「好男人」透過做對「求認同」,也代表他們會敏感於「不被認同」的訊號,也就是兩人的爭執、衝突與意見不同。

舉個例子:我念大學時,有些男生會送宵夜給學妹,甚至很「貼心」地猜她生理期不能吃冰,所以改送暖暖的紅豆湯。

聽起來很溫暖嗎?是沒錯。但是當學妹並不喜歡這個男生,或是沒那麼多好感的時候,好男人精心送的溫暖,成了夏天濕黏纏身的汗。


好男人的勾勾纏


猜猜看,如果這學妹委婉或直接地拒絕他,「好男人」接下來會怎麼做?就此罷手嗎?換個學妹嗎?都不是。要記得「好男人」很怕不被認同—因此,他們會啟動「那我可以怎麼改?(妳才會滿意)」,也就是「勾勾纏」模式。

以下,是來自某個好男人的訊息:

「嗨,妳在嗎?」
「妳生氣了嗎?」
「是不是因為我沒有問妳要不要吃熱的?」

「...那我下次熱的冰的都買好了,呵呵」
(留意這時候屢次挫敗的好男人已經有點尷尬了,「呵呵」有時候是一種對尷尬的自我調節

「不然我可以怎麼做?妳跟我說嘛我都可以改...」
(這裡的我都可以改,其實也同步在放出「不要不理我」的訊號)

這樣的訊息無窮無盡,只要還有一絲希望(甚至對方只是傳個表情符號,或冷淡地回「嗯嗯」),這段對話都可以再來個五十句,甚至一百句也不稀奇。


溺水的好男人


其實,「好男人」這時候正在溺水。

為什麼呢?前面說過,「好男人」會習慣性地討好對方,透過優先滿足對方需要來避免衝突。他們也會將討好合理化為「你快樂我就快樂」,把自己的內在挖空,才有辦法只裝對方的想法與感受。

這是「好男人」的生存機制。

然而,為了要做好做對,就會特別敏感對方的"No",不管那是焦慮、疏遠或指責。當貼心討好不再有用,詢問改進又被推開,「好男人」一瞬間掉進了挫折的大海,載浮載沉。

「勾勾纏」是最後的自救。

一旦這樣的挫折久了,「好男人」也有可能出現反擊式的暴怒「你憑什麼這樣對我!?」這也是為什麼之前的文章提到(點我可見),好男人有一部分是厭女的。


這是談戀愛,結婚就不會這樣了吧?


其實,「好男人」如果沒有經歷過適當的引導與學習,就算結了婚當先生,生了小孩當爸爸,內心依然可能是個討好的小孩。

這種男孩式的天真,在進入婚姻中尤其不利。由於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風氣,許多男人幾乎都是最後一個知道,婆媳局勢究竟打到哪的人。

當然,也有男人抓著過去的文化習俗(或看自己的爸爸怎麼對媽媽),堅稱男人就是負責拿錢回來,家中的事情我不想管太多,妳幫我搞定—不過,這個「妳」會是誰呢?

也難怪有一種華人家庭的局勢是:嫁進來委屈忍耐的小女人,在經歷了結婚、婆媳、生小孩等磨練後,變成擅於掌權的強勢歐巴桑。嚴格來說,除了看在夫妻尚有恩情,她已經不需要這個廢物老公了。

這時候,大概五十歲出頭吧,老公在外事業如果沒能持續稱霸,對內又處理不了家庭政治—加上小孩空巢期後,留下夫妻兩人大眼瞪小眼。有些男人到了這一步,才發現自己連這個三十多年前的小情人都快要認不太得...

於是跨不過中年危機的男人開始萎縮,而強勢的中年女人急得跳腳,或是直接無視她的無用老公。


好男人該怎麼辦呢?


有治標也有治本的方式。

治標的方式有三:學會觀察練習去要撐住拒絕

學會觀察的意思是,「好男人」要學會觀察人與人之間,形成了什麼樣的局?這裡的局,其實就像是下棋,誰大誰小?誰進誰退?現在誰可以吃誰?誰又要讓誰?

很特別的是,很多好男人熱衷討論國際政治等大局,享受那運籌帷幄的豪情,卻對「家」與「親密關係」的局一無所知。

所謂「齊家,治國,平天下」是一套有邏輯的處事順序,如果連家庭之局都無法應對,要如何往一國之君(現代而言可能是職場),甚至是天下霸主前進呢?

我常跟我的男性來訪者打個比方,就連皇帝都要想辦法搞定後宮之間的鬥爭,以及他與母后(就他媽)的權力拉扯。如果連天下第一人都要有觀察力,才能安然活下去—

那身為凡人的我們,怎麼會天真地以為「反正結了婚就好,其他的不用學」呢?

你可能會問,「好男人」不也很會觀察嗎?前面說過,好男人會優先關注對方的需要,不也是一種觀察力嗎?

這樣說好了。在人際關係這盤棋,你要當的是棋子,還是棋士?

好男人求認同又怕被拒絕的特性,讓他註定成為棋子。因為缺乏了適度的自信與陽性氣質,好男人交出了自己的主導權,把自己變成一枚棋子。

練習去要、撐住拒絕,是為了讓好男人重新成為「棋士」—透過主動去要,表達自己的需求,同時也尊重對方有其好惡,可以拒絕自己的要求。這讓「好男人」不再是默默地付出,又黏膩地等待對方看見與回報。

學會成為棋士,主動下棋,也就是學會掌握自己的人生。


(看起來文章要結尾了對不對?其實還沒喔...)

你可能會好奇,為什麼這是「治標」而不是「治本」?

因為,上面這些作法看似清楚明瞭,但很多來到諮商室的男人們,都花了至少半年,甚至一兩年的時間,跌跌撞撞地學會成為一位「棋士」...

為什麼會這樣呢?



Photo by Ashish Mughal on Unsplash


補充閱讀


這集因為提到很多心理學概念,如果是第一次接觸這個主題的朋友,可能會看得有點辛苦。因此,我把之前寫過相關概念的文章放在這邊,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考



歡迎來到:給男人們的心理學


這是家齊在2022年啟動的寫作計畫,透過十年心理治療工作的實務觀察,以及身為華人男性在台灣長大的經驗,重新認識台灣社會對新一代男人們的「標籤」:像是媽寶、渣男、孤兒、永恆少年或是中年大叔,討論男人們的心理模樣。

系列文章請點我


關於家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