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

家有青少年》為什麼妳不該隨便闖入兒子的房間?(下)

 
作者:王家齊




在諮商室跟父母工作時,最常聽到的一句嘆息是「我們小時候,也沒有這些(問題、要求、東西)啊。」這點,我很有感。

剛出道做心理師時,總是幻想著「我也打過電動啊,我一定能當孩子王!」沒想到,我國中時打的是一次十元的97格鬥天王,還要跑去百貨公司十樓的湯姆熊。

我遇見的孩子們,玩的是 iphone 上的手遊,吃飯、坐捷運還是等諮商,滑開解鎖就可以開一局...

這才驚覺,我也過了35歲,跟來諮商的「父母」,早就差不多年紀。


青少年的房間,隨著網路改變


跟Amy討論「青少年的房間」時(趕緊翻一下基本資料,發現Amy也38歲了),我們發現最難解的問題是:

智慧型手機興起十多年,大家人手一機的時代,「房間」的概念正迅速改變...

也讓「做父母」這件事,快速變難。


西元2000年,有兩件大事發生:一是寬頻網路逐漸在台灣普及,二是 Nokia 3310 的上市。

在寬頻普及之前,上網是要先「撥接」的。許多人半夜偷爬起來上網,都要小心撥接發出太大的噪音,會吵醒家人。

當時,網站上的每一張圖片,都要等很久,才會刷出來。

圖片都要等這麼久,更別說影片了。

當時的青少年,無法上網看 A 片,他們的「房間」要嘛藏是幾本 A 書、漫畫在床底,要嘛就是偷轉電視的鎖碼台。

這年代,青春期的衝突,通常在媽媽打掃兒子房間,從床底下找到幾本穿著清涼的女孩寫真開始...

青少年的祕密,還是藏在「實體」的房間。


寬頻普及以後,上網方便了,網路聊天室也隨之興起,算是第一代的交友/約炮軟體。

因為見網友發生的約會強暴等社會新聞,西元2000年的青少年父母開始焦慮「小孩上網都上去哪了?」

有些家庭想到了反制方法:把家中唯一的電腦放在客廳,或是規定幾點到幾點才可以上網。

電腦被封印的小孩,就會氣撲撲地躲到房間,玩 Nokia 3310 內建的黑白貪食蛇,或是傳有字數限制的簡訊給朋友,抱怨爸媽小氣。

這算是第一代的網路成癮,與網路成癮的反制。

他們的生活中,有一個網路聊天室的「房間」,也有一個家裡的實體房間。


房間、電腦到手機


這篇文章寫於2022年。此刻,2000年出生的小孩,已經是22歲的社會新鮮人。

他們出生於所謂的「滑世代」,每個人幾乎都有智慧型手機,上網變得容易,而且很私人。也有父母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,最好的育兒寶典就是拿 ipad 給小孩玩。

於是,這個世代的孩子,很習慣隨時帶著一個小框框,一解鎖就可以上網。他們只要打開手機,就可以:上網買東西,跟朋友聊天,也有可能在看 A 片,或是遇見網路上的陌生人—柬埔寨詐騙的手法,也是透過傳私訊而來。

於是,房間的概念隨著科技改變了,教養也變得越來越困難。當孩子隨時隨地帶著手機,任何時刻都可以上網。

就算全家一起出去玩,小孩人在,心也不見得在。

2022年的青春期孩子,要不理父母,甚至不需要房間鎖門,只要解鎖小框框,就可以把大人關在門外。


目前30多歲的父母(像是我跟 Amy ),是從「撥接」、「寬頻」一路走到「行動上網」的。

我跟 Amy 的父母並不需要擔心孩子手機成癮,因為當時的科技力,並不足以促成這個現象(最多就是玩貪食蛇玩到超高分,或是那個月簡訊費爆掉)。

然而,當我們這一代成為父母,面對西元2022,2025或是2030年的青少年,就得面對智慧型手機帶來的全新挑戰。

老實說,我們都是第一次遇到,沒人知道該怎麼做才對,除非他是「來自未來」的時空旅人。

「不過...」我對Amy說,「所有傳統與科技的戰爭中,『老方法』總是有它的妙用。


該怎麼辦?反其道而行的三個老方法


1.打不過他,就加入他

既然你無法阻止 iphone 繼續推出下一代(而且蘋果還嗆聲「貴,是你的缺點」),反過來搞懂孩子都下載哪些 app ,又會玩哪些手遊,是化被動為主動的好方法。

這之所以有效,是因為不管在撥接、寬頻、智慧型手機,還是有一天來到「人機一體」的時代,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被父母瞭解,又會因為尷尬反叛把父母推開,是不變的人性需求。

記得,你不用假裝自己喜歡這些遊戲(除非你真的很喜歡)。有個調查指出:30歲以後的我們,不再愛聽新歌。

承認吧,當我們長大以後,有一種藏在心底的浪漫,是關於自己的年少時代。就像我仍然覺得一次十元的97格鬥天王最好玩,現在的手遊都不是遊戲...

你不需要強迫自己喜歡,你只要搞懂小孩為什麼喜歡。


2.把虛擬房間的「某人」拉回現實世界

別急,不是對小孩尖叫要他放下手機。老實說,就算你規定他不可以玩手機,他還是可以找同學借,跑去廁所滑,或是自己弄一支來...

與其批評小孩的網友「都不是好東西」,不如主動邀請這些網友來家裡玩—當然不是來家裡開讀書會,他們可能會到你家繼續連線打game,但也沒關係。

因為,這麼做的重點是:只要能把小孩的網友拉到現實世界,就可以判斷這些朋友「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?」是圓是扁,是正是歪,以及你小孩跟他們是好是壞,都能一次滿足。

安排起來有點麻煩,卻是一石兩鳥之計:一方面,父母暗中進行了一場面試,實地瞭解小孩的交友狀況。另一方面,朋友招待得好,又可以讓小孩有面子。


3.把小孩帶到外面的世界,需要哥哥姐姐們的幫忙

為小孩安排假日營隊活動,讓他找到仰慕的哥哥姊姊,也為你們找到小幫手—從30年前到現在,都是不敗的好方法。

有些家長會問我說「孩子上課,要不要找名師?」如果今天你是要拼資優班、國際賽或是第一志願,我沒有意見。

但是,如果重點不在追求成就,而是陪伴孩子長大,安排活動的重點就不會是老師多有名,而是同學、隊輔有多好

不管什麼年代,青春期的孩子都需要楷模,也重視人際關係。

每天吼小孩的你,可能不及哥哥姊姊勸一句。但千萬不要因此喪氣,或是氣撲撲地說「好啊那你去當他們家小孩!」

你要把哥哥姊姊當成助力。

你們並不是在競爭,而是在合作:營隊創造了一個新世界,讓孩子體驗與探索,父母鞏固了一個老家鄉,讓孩子可以回歸與分享。

安排活動,為的是讓孩子漸進地,探索外面的世界。

這些都是老方法,但老有老的好...

畢竟,無論科技怎麼變化,它始終來自於人性。


延伸閱讀



歡迎來到:給男人們的心理學

這是家齊在2022年啟動的寫作計畫,透過十年心理治療工作的實務觀察,以及身為華人男性在台灣長大的經驗,重新認識台灣社會對新一代男人們的「標籤」:像是媽寶、渣男、孤兒、永恆少年或是中年大叔,討論男人們的心理模樣。

系列文章請點我



最新課程